1995年,贾永明从四川老家来到嘉黎县尼屋乡参与乡村水电站建设,也是在尼屋乡贾永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他和当地藏族姑娘琼国结为夫妻。
今年,贾永明和琼国的外孙都已经两岁多,琼国记得,当时并不富裕的贾永明买不起自行车和彩电,也张罗不到好酒,可朴素的婚礼上,乡亲们手捧哈达自发前来,为小两口献上最真挚的祝福。
在乡上接近三十年的时间里,贾永明从未跟哪个乡亲有过矛盾,“每逢藏历年,乡亲们把我们请到他们家去,过春节的时候我们一家人同样会把他们请到我们家来,大家伙和和睦睦欢度各种节日”。
贾永明在尼屋乡扎了根,学会喝酥油茶,说藏语,脚下这片土地已然是他日夜眷恋的家园,周边的村民们也成为他深爱的故乡人,大家不论民族,不分彼此,守望着,耕耘着,为深厚的情谊,也为更加美好的生活。
过去,尼屋乡老百姓主要靠着将山边上和河滩上石头背回去建房子,很容易垮塌,见此情况,贾永明教乡亲们劈石头,用方块石建房子。不打石头的时候贾永明就种菜,“那个时候,乡政府、学校、银行都在我这个地方来买菜。后来,家家户户看我们家种蔬菜,也开始学种菜了。”贾永明又一次让乡亲们学到了新的技术,带他们实现自给自足、走上致富路。
“这片苹果园是我们的集体产业,苹果园刚建成的时候,贾师傅经常来教我们嫁接技术。等到七、八月份苹果就会长出来。现在卖苹果和卖蔬菜成为村民们的一个重要收入来源。”尼屋乡干部布扎依稀记得当年贾永明挥起锄头教乡亲们各种蔬菜水果种植技术时的情景。
渐渐地,贾永明在乡亲们心中的威望越来越高,大家亲切地称呼他为“贾师傅”,贾永明也真正从“外乡客”成为了“本地人”。
而他和琼国的日子平静,却温馨、美满。从相识到相爱,再到相守,时光飞逝,如今,贾永明和琼国夫妇早就从“小两口”变成“老两口”,他们每日拾掇家务,打理苗木,闲暇时和女儿视频聊天,也快要迎来结婚二十八周年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