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一个民族也不能少。西藏作为我国特殊的边疆民族地区、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必须坚决守护好民族团结这条生命线,以发展夯实物质基础、以交融强化思想根基、以民主凝聚社会力量,携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西藏实践。
以发展夯实中国式现代化西藏实践的物质基础
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四件大事”、聚力“四个创建”,经济发展逐年向好,社会事业全面加强,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的征程上迈出了坚实步伐。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提出了“着力创建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努力做到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的战略任务。实现这一任务目标,产业发展是基础,是根本所在。我们要努力构建体现西藏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进一步优化第一产业、壮大第二产业、提升第三产业,高标准建设具有西藏特点的文化旅游产业、藏医药产业、天然饮用水产业、高原特色农牧业和现代服务业,切实把资源优势、区位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打好高原牌、绿色牌、特色牌,持续推动经济发展量速齐升、产业协同共进、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内生动力不断增强,从而为中国式现代化的西藏实践夯实物质基础。
以交融强化中国式现代化西藏实践的思想根基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藏实践的必然要求。一是要完善流动人员流出地、流入地两头对接工作机制,在支持西藏群众到区外务工经商、求学就业、安居定居的基础上,花大力气鼓励引导区外群众到西藏投资兴业、工作生活。二是要因地制宜统筹城乡建设布局规划和公共资源配置,引导各族群众互嵌式居住生活,营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环境和氛围。三是要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式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持续宣传西藏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奋斗的榜样故事,深入挖掘边疆群众到区外学有所得、成功就业创业的励志故事以及各族群众互帮互助的模范故事,营造比学赶超、努力向模范看齐的浓厚氛围。四是要通过历史文化宣传教育、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标志性建筑建设等,把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理念实体化、形象化,加深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心认同,强化中国式现代化西藏实践的思想根基。
以民主凝聚中国式现代化西藏实践的社会力量
西藏和平解放后,中国共产党广泛凝聚各族人民思想共识,领导广大群众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民主改革,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和各项改革事业蓬勃发展,西藏各族人民实现了从“翻身作主”到“当家作主”的深刻转变。进入新时代,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体系更加健全,民主渠道更加多样、畅通、有序,更能保证党的主张、国家意志和人民意愿的有机统一,更能充分调动人民的主观能动性。新征程上,以民主凝聚中国式现代化西藏实践的社会力量,要求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藏有机统一,使西藏各族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形成目标一致、利益共享、和谐共生、心向一处的命运共同体;要不断丰富和完善基层民主实践形式,拓宽民众参与渠道,让人民在基层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要不断创新社会治理机制,激发基层组织活力,确保治理工作更加高效、贴近民意;要进一步强化群众民主精神、提高群众民主素质以及协商议事参与能力,促进各族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实现民主发展与政治稳定、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
本文系2023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藏边境和美乡村建设研究”(23BKS19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为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西藏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