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在墨竹工卡县甲玛乡拍照留念。
墨竹工卡县甲玛乡龙达村村民在春耕仪式上开展打牛角活动。
墨竹工卡县甲玛乡孜孜荣村村民在藏历新年互敬青稞酒。
墨竹工卡县甲玛沟自然风光。
墨竹工卡县甲桑古道徒步游活动。
墨竹工卡县举行爱在墨竹百对佳人集体婚典现场。
墨竹工卡县松赞干布出生地大门牌楼。
从拉萨往东行驶大约70公里,就到了墨竹工卡县甲玛沟。进入甲玛沟甲玛乡的道路笔直平坦,车辆在道路上自由穿梭,像是这山沟里跳动的音符。
甲玛,意为“百里挑一的富地”,是群山环绕、水草丰足的宝地,旧时是西藏贵族们的“粮仓”。仲夏时节,盛开的油菜花将整个山沟渲染得更为潋滟夺目,金灿灿的油菜田与翠绿的山峦构成一幅美丽的乡野画卷,也成为游客夏日出游的热门打卡地。
甲玛在吐蕃王朝时期是王室大臣会盟、征战、兼并的活动中心。公元617年,松赞干布出生于此地,因此,甲玛被称为“藏王故里”。甲玛沟是吐蕃跨越雅鲁藏布江、占领江北以及拉萨河流域所建立的第一个大本营;元代,是“甲玛万户”治所;清代,这里是蒙古后裔与颇罗鼐家族结合而成的“霍尔康家族”的领地;西藏现代史上著名人物阿沛·阿旺晋美成长于此。
近年来,随着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甲玛沟凭借靠近国道的优势,甲玛乡依托甲玛沟历史文化禀赋、矿产资源丰厚和自身实际,大力发展全域旅游业,引领甲玛加快全域旅游、乡村振兴的步伐,带动全乡群众不离乡不离土就能致富,实现安居与乐业并举,古老的村庄焕发出蓬勃生机,正以厚重的文化底蕴迎接八方宾客。
甲玛沟入口,矗立着一座精美巨大的藏式门亭,上面写着“松赞干布出生地”。走进门亭,左边半山腰上的碉堡式建筑便是著名的松赞干布纪念馆。游客在这里可以了解雅砻部落的崛起、一统高原、革新立法、唐蕃和亲等历史,去感受公元7世纪吐蕃王朝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盛况。
整个景区按照4A级标准设计,包括松赞干布纪念馆、古城墙以及松赞圣泉改扩建和松赞拉康等,集旅游观光、文化博览和学术交流于一体。
霍尔康萨,意为“蒙古人的新房”。霍尔康庄园位于甲玛乡赤康村,在元朝时期,西藏曾被划分为13个万户府,甲玛就是13个万户府之一。霍尔康庄园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现存占地面积约75亩,是南京市第六批援藏重点援建的旅游开发项目之一。霍尔康庄园的建设不仅提高了甲玛景区的整体旅游环境,还增加了其文化底蕴内涵,为游客提供了一个更为直观的去了解西藏历史文化的平台。在霍尔康庄园景区,游客可以丰富个人的文化体验,欣赏到传统藏戏的表演,还能在丰收时节与当地百姓一起欢度望果节,体验当地民俗。
“甲玛谐钦”作为一种歌舞表演,在当地被称为“崇鲁”,属于“谐钦”的一个分支,于2008年和2012年相继被列入县级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更好地保护、发展优秀传统文化,2012年甲玛乡成立了“谐钦”艺术团。经过几年的努力,2014年,“甲玛谐钦”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今年47岁的普布卓玛是“甲玛谐钦”民间艺术团的负责人之一。农闲时,她和另一名负责人普布丹增就会召集艺术团成员到霍尔康庄园的戏台里排练“甲玛谐钦”。如今,这支队伍有20多名成员,都是当地群众。艺术团经常受邀参加各种大小晚会、节日演出和非遗展演等,其影响力和传播力不断提升。
“为了保护和传承好这古老的艺术,老一辈人付出了很大的心血,如今时代在飞速发展,也给传承和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为爱好者提供好的平台,让‘甲玛谐钦’吸引更多人参与。”普布卓玛说。
在霍尔康庄园里陈列着几块珍贵的石刻岩画,它们都来自甲桑古道。从甲玛乡到山南扎囊县的桑耶寺,有一条千年古道——甲桑古道。据记载,公元5世纪末,第三十二代赞普朗日松赞从雅砻部落出发,迁移到甲玛沟时,开辟了甲桑古道。虽然甲桑古道长期以来默默无闻,但在一些徒步爱好者圈内十分有名。甲桑古道不仅兼有牧区、农区,而且全是原生态资源,沿线可以观摩千年的摩崖石刻,途径草原、湖泊、雪山以及原始森林等多种自然风貌,还可以探险、摄影、采风等。
甲玛乡辖有龙达村、赤康村和孜孜荣村3个村。站在松赞干布纪念馆眺望孜孜荣村,一条条整洁平坦的村村通公路随着山坡地势蜿蜒,一排排崭新整齐的藏式房屋错落有致。孜孜荣村小康安居工程由专门聘请的专家设计成“蘑菇云”形状,远远望去就像一朵朵多彩的“祥云”。葱葱郁郁的杨柳树将这朵“祥云”点缀得格外清新靓丽。
近年来,街道上的餐馆、商店、超市迅速增加,整个山沟的发展欣欣向荣。这得益于甲玛乡突出产城融合发展,统筹基础设施和现代服务业建设,着力宜业宜居发展,打造出行便捷、环境优美、配套齐全的新型特色小城镇。“甲玛乡正在实施全域旅游战略,山沟里的美景就是一张张‘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的新名片。”甲玛乡工作人员德吉卓嘎说。
未来,甲玛乡将持续对接上级部门,对甲玛乡全域旅游进行整体打造,进一步丰富景区大门、霍尔康庄园、松赞干布纪念馆、赤康村党建公园、民宿、林卡等旅游载体和林卡经济,大力打造文旅小镇,培育“松赞故里”品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打造丰富多样文旅休闲业态,完善旅游配套服务,奋力书写全域旅游“新篇章”。(图片均由裴聪 格桑伦珠 通讯员 洛克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