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西藏统一战线 > 侨务事务 > 正文

【以物述史】锈迹斑斑的铁皮箱 ,凝聚华侨“共赴国难”的决心

发布时间: 2024-10-21 10:18:29来源: 统战新语
打印
T+
T-

  编者按:

  百年党的统一战线史,留下了无数携手同心的经典故事。如果文物会说话,那一张张老照片、一个个老物件、一座座旧址故居……历经岁月洗礼,依然在讲述着中国共产党广交朋友、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故事,浓缩了厚重而灿烂的统战历史文化。“统战新语”推出“以物述史”栏目,让文物开口说话,讲述中国共产党团结引领统一战线各界人士风雨同舟共同奋斗的故事,从历史中汲取新时代不懈奋进的力量。

  在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的中国致公党展厅里,珍藏着一只锈迹斑斑的铁皮箱。

  这只铁皮箱,来自一个影响深远的团体——纽约华侨抗日救国筹饷总会(以下简称“纽约筹饷总会”)。箱子上印刻着的红色字样“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昭示着八十年多前海外华侨“共赴国难”的决心。

  图为纽约筹饷总会的铁皮箱。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七七事变,全民族抗战爆发,海外华侨团结抗战的呼声也愈发高涨。

  在世界各地,这一时期先后涌现出了3900多个抗日团体。其中就有由爱国侨领、华侨社团美洲致公堂的领导人司徒美堂和旅美爱国进步人士发动54个侨团成立的纽约筹饷总会。

  中国致公党即由华侨社团美洲致公堂发起,1925年10月在美国旧金山成立。

  图为纽约筹饷总会发起人之一司徒美堂。

  七七事变时,司徒美堂已经年近古稀。他12岁远渡重洋,在美国唐人街的餐馆里做过杂工,后来加入致公堂,并在致公堂内组织安良堂,成员多达2万多人,在当地颇具声望。

  虽身在他乡,司徒美堂却一直挂念着危机之中的祖国。九一八事变后,他便投身支援抗日的行动中,1932年淞沪会战后不久,他带着美洲侨胞的捐款万里跋涉回到中国,慰问十九路军,并为淞沪会战中阵亡的将士献上花圈。

  1937年11月9日,纽约筹饷总会成立,号召华侨“毁家纾难”“一致团结,出财出力来援助祖国抗战”,总会共设有19名执委,司徒美堂是其中年龄最大的一位。

  为了专注抗战事业,司徒美堂辞去了其他职务。他每天上午10点开始工作,到深夜12点结束,风雨不改。

  据记载,从1937年成立到1946年筹饷活动结束,纽约筹饷总会仅额捐(每人每月捐赠15美元)一项即达1400万美元,纽约的华侨平均每人捐赠约800美元。司徒美堂领导的安良堂,是其中捐款最多的社团。

  其他地区的华侨也为抗日战争作出了卓越贡献。据统计,抗战期间,华侨捐款总计逾13亿元,侨汇达95亿元以上,占中国军费的3/4。海外侨胞还积极认购国民政府发行的各类救国公债11亿余元,这些公债战后没有偿还,实际上与捐款无异。

  除了捐款捐物,还有不少华侨怀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满腔热血,毅然回国参军,仅东南亚回国抗战的粤籍华侨就有4万余人。美国、加拿大、菲律宾等国航校大批华裔学员回国参战,全国歼击机飞行员中华侨占3/4,成为中国空军作战主力。

  图为抗日战争期间, 周恩来 (左四)、 董必武 (左二)、 邓颖超 (右一) 在八路军驻渝办事处会见司徒美堂 (左三)。

  1941年,司徒美堂被选为华侨参政员之一,故而启程回国。他拒绝了日方提出的出任香港地方“治安维持委员会”会长的邀请,在次年3月历经艰险抵达重庆,第二天,周恩来、邓颖超便来到他暂住的中央饭店看望。

  这次重庆之行,司徒美堂与中国共产党、国民党都有了深入的接触。回到美国后,他曾这样说:“忠于抗战事业,而且创造了抗战办法,展开了抗战局面的是共产党,而非国民党;凡是爱国的人,就决不该反共,反共的人实际上也一定反对抗战。”

  抗战胜利后,司徒美堂公开声明拥护中国共产党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他曾书《上毛主席致敬书》,表示“新政协何时开幕,接到电召,当即回国参加”。

  1949年1月,毛泽东亲笔写信给司徒美堂,请他莅临解放区参加新政协。信中说团结全国人民及海外侨胞的力量,完全实现中国人民的独立解放事业,实为当务之急。因远在美国,司徒美堂很长一段时间后才接到毛泽东的邀请函,但他毅然决然拒绝了孔祥熙等人的劝阻,启程离开侨居近70年的美国回国,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1949年6月15日至19日,新政协筹备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中南海勤政殿举行。在筹备会议开始前的资格审查期间,周恩来对致公党予以充分肯定,指出致公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就为动员侨胞支援抗战作出贡献,解放战争中又发表声明拥护中共主张,参加到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行列,“致公党响应新政协最早,我们主张列入筹备会”,是有资格参加人民政协的。

  10月1日,年过八旬的司徒美堂登上天安门城楼,一生致力于民族复兴的他,在人生最后的岁月里,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致公党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和帮助下,积极投身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书写了“致力为公、侨海报国”的光辉历史,并将继续与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共同开创多党合作事业新局面。

  (文中历史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陈建国 责编:周勇 终审:刘期胜)
相关阅读
 

热点关注更多>>

领导论述更多>>

理论园地更多>>

相关链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