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侨批文物馆
侨批是侨乡所特有的珍贵历史产物,是海外华侨华人通过民间渠道以及金融、邮政机构寄给国内眷属的汇款与书信的合称,是一种“信款合一”的家书,又称“银信”。
作为国内收藏侨批最多的展馆,汕头侨批文物馆已成为网红打卡地,吸引了众多参观者。今天,“保密观”与你一起走进汕头侨批文物馆,探寻侨批背后的秘密。
侨批的产生
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自古以来就有“下南洋”谋生的传统。海外侨胞经过一段时期的辛勤劳作,逐渐有了些积蓄。他们深受中华传统伦理道德熏陶,开始尝试委托回国的亲友乡人带钱款回家,以尽赡养长辈妻儿的义务,侨批便应运而生。侨批一般由批封和批信组成,批封上书写着收批地、收批人、批款、寄批地和寄批人,批信含家书。一封薄批,几句嘱言,再加若干辛苦钱,为家乡亲人送上异国游子的深深思念和拳拳关爱。
侨批的产生并广泛运用,催生了一个新兴职业——水客。水客,就是经常往来于国内外,专为海外华侨递带“人、信、财、物”的特殊人群。因为他们远渡重洋,四海为家,倚水而生,所以称为“水客”。
为适应不断增长的侨批递送需要,19世纪30年代,以侨批局、银号、商号等承办机构为代表的侨批业正式出现并迅速发展。虽然侨批业与水客业同时并存了相当长的时间,但是侨批局承办逐渐发展为侨批业的主流。
侨批的保密手段侨批兴起于19世纪上半叶,直至20世纪70年代侨批业务归口银行管理才完成历史使命,历时一个半世纪。在跨山越海的长途跋涉和风雨无阻的艰辛递送过程中,水客和侨批局恪守“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的信条,采用了一系列保密手段,确保侨批业经久不衰。
侨批局设有连接国内外的严密的组织机构,工作流程分信款收集、头寸调拨、承转、派送解付四个环节。一般在侨居地设立收集信款和分发回批的南洋总局及分支机构,在侨乡等地则设立经营侨批的头盘局(独立经营,直接在海外收信)、二盘局(接受海外各信局委托、办理转驳内地信件)、三盘局(受国内信局委托专营派送内地侨信)分别开展业务。
侨批局运营示意图
批脚是受侨批局雇用递送解付侨批的人员,也称侨批派送员。批脚必须诚实可靠,遵照侨批业规矩,能替侨户保守通讯秘密,替不识字的侨眷阅读批信、代写回批。
清末民初,侨批上经常使用“护封”印章作为保密手段。“护封”印章一般盖于批封背面上、下封口及中间接缝处,常用2-6个印位。印章内“护封”二字的字体为不同形式的篆书,一般较难辨认。“护封”印章使用的意义在于封口,以防他人盗看或调换批信。
“护封”印章
二战时期,国内和东南亚各国之间的侨批往来被日军割断。于是,一些侨批局将“明批”转为“暗批”,通过秘密路线寄批。此外,在特殊时期,海外侨胞还采用“暗语寄批”的方式。暗语由寄批人在侨批局指导下同家乡眷属约定。在下图的侨批中,按约定分别用“饼干”“蕃茨”代替港币,可以看到海外寄港币300元,用暗语“饼干三百片”代替。回批则以“买入蕃茨叁佰斤”告知,而且仍用原寄批封回复。
“暗语寄批”
一封特殊的回批
一纸侨批联结起海外赤子与故土亲友,也传递着他们对家国安康的牵挂,对民族复兴的期许。抗日战争时期,海外侨胞虽旅居海外却心系国家安危。旅泰华侨苏君谦、郭子纲、黄奕三人,通过侨批辗转多方捐资国币200元,用于资助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办学。
在收到捐款后,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代表周恩来、叶剑英和驻粤办事处代表潘汉年、廖承志在1938年9月21日联合致信回复了苏君谦等三人。复信中这样写道:“迳复者,顷代收到抗大捐款国币贰佰元,当遵命转交该校当局。先生等关怀祖国抗战人才之养成,爱国热忱殊堪钦敬!”信中还盼望海外华侨“鼓励彼方青年前来学习抗战知识”。
周恩来等人给旅泰华侨的回批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虽然远隔千里,但战火中的故乡却是游子心中不变的牵挂。抗战时期的侨批,成为游子牵挂家国的重要渠道,记录着历史的一个个侧面。
目前,国内留存下来的侨批约20万封,其中汕头侨批文物馆集中收藏12万余封。它们真实记录了中国海外移民艰辛奋斗的心路历程,也见证了中华儿女开拓进取又不忘根脉、身处异地仍心系家国的深厚情怀。2013年,广东省与福建省联合申报的“侨批档案-海外华侨银信”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记忆名录》。
纸短情长,侨批中有艰难困苦,有家长里短,更有家国情怀,这一珍贵的历史记忆,值得我们长久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