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侨网广州11月15日电 (郭军 苏倩怡 江靓)11月12日-13日,世界海外华人研究学会三十周年纪念国际会议中国会场在暨南大学举办。会上,来自海内外60余所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的150位余专家学者以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分享了有关海外华人研究的最新成果。
此次会议由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与中国华侨历史学会联合举办。本次会议议题涵盖了海外华人移民创业、婚姻与家庭、海外新生代华人、海外华人社团与社区、华人身份认同、海外华人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侨务政策与外交、华侨华人与侨乡发展、反华/反亚之种族歧视等多个议题。
厦门大学教授曾玲围绕“中国海外移民与中华文化的海外发展”这一主题,指出伴随移民而来的文化移植,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普遍存在之现象,作为外来的文化形态,经由移民带来的文化,并非仅是简单的移植与在空间上的延伸,而是在时空下的传承与再创造。海外中华文化与中华文明体系一脉相承,充分显示中华文化开放、多元、包容与适应时空环境顽强发展的强大内在生命力。与此同时,客观上成为所在国或地区文化的组成部分的海外中华文化,则使其在该区域承担诸多重要的功能。
加州大学尔湾分校教授陈勇围绕“反华种族主义的根源”,指出从历史的角度看美国的排华情绪,明晰当今的反华情绪和种族与地缘政治的重要性。最近反华和反亚裔歧视的增加提醒我们,反华和反亚裔歧视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历史延续性。我们可以从华裔美国人的历史以及整个美国历史中学到的一个重要教训是种族在美国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对公民身份及其相关的基本权利以及美国的移民政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建国之初起,种族就是美国公民最重要的基础。种族继续影响着华裔美国人的公民权。同时,目前地缘政治成为持续影响华裔美国人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并与种族政治纠缠在一起,共同造成当前美国反华和反亚裔的社会氛围。
杜鲁门州立大学教授令狐萍围绕“全球化和数字化下海外华人的新挑战与应对策略”,指出全球化和数字化之下移民与同化背后的五点趋势:其一,移民目的地。美国依然是世界上移民的主要接受国,但是出现了如欧洲、新加坡等其他热门的移民国家和地区与其进行竞争;其二,中国、菲律宾、巴基斯坦、越南和印度仍为主要移民输出国,很大程度上这是因为亚洲人口基数大,因此亚洲移民人数稳步增长;其三,发达国家对于高技术移民的需求不断攀升。当前美国的移民政策仍以发放“家庭团聚签证”为主,但逐渐增加了工作签证的数额,其移民积分制度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可以看出美国政府越来越期望高技术移民的加入;其四,移民融入住在国社会的新模式,表现为美国文化规范的同化程度有所降低。现在,鲁班工坊取代孔子学院的趋势明显。鲁班工坊不再是围绕国家形象的宣传手段,而是向当地人传授实用的知识和技术的平台;其五,全球化为华裔美国人提供了新的机会,与此同时也对华裔美国人产生了新的挑战。
华侨大学教授王焕芝围绕“海外华人慈善捐赠与乡村振兴”,指出影响海外乡亲慈善捐赠助力乡村振兴的场域因素主要有政策场域、组织场域和文化场域。政策场域在激励捐赠行为的同时,也营造了一种利他的捐赠情景以及群体行为的压力;在组织场域方面,晋江形成横到边、纵到底的三级侨联组织网络;在文化场域方面,晋江充分挖掘侨乡的文化内涵,保护华侨名人的故居以及维护侨特色老宅等。另外,惯性与社会资本对海外乡亲慈善捐赠助力乡村振兴也有很大的影响。随着老一代华侨的退场,新一代侨民不再像父辈一样对祖籍地有一种道义感和责任感,不再热衷于帮助宗族、族村等。另外,在捐赠领域较为活跃的新移民均不同程度地获得了一定的政治资本。因此,新移民慈善捐赠行为是一种理性行为为主导,兼顾价值理性行为、传统行为和情感行为的一种复杂的社会行为。
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院长张振江围绕“海外华人与跨国民心相通”,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指向具有很大的价值,超越国家的范畴,对华侨华人、对跨国人口流动和国际移民研究具有很大的意义。
暨南大学教授陈奕平则围绕“中美关系变动对美国华侨华人的影响”,指出美国华侨华人是中美关系改善和友好发展的桥梁和纽带,但也可能成为中美关系波动乃至交恶的受害者。在未来,华侨华人应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积极融入当地,凝聚力量,积极参政,并为中美关系友好发展贡献力量。中美两国政府应充分认识并尊重华侨华人的多重认同,寻找族群认同、文化认同和共享机遇及中外友好等要素之间的公约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