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去北京参加两会,让我这个有2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长了不少知识,尤其是思想政治方面。我希望尽我所能,在玉麦起好示范带头作用。”西藏隆子县玉麦乡原乡长、年近60岁的卓嘎说。今年,卓嘎多了一个新身份——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卓嘎在山上喂牛(5月9日摄)。新华网记者 马艺萌 摄
跟随“新时代·幸福美丽新边疆”网络主题活动的队伍,记者来到玉麦,见到了卓嘎本人。从北京回到玉麦的卓嘎,又变回了那个朴实的放牧守边人。
见到卓嘎时,她正拿着饲料准备去山上的草场喂牛。这也是她每天最忙碌的时刻。
卓嘎在山上喂牛(5月9日摄)。新华网记者 马艺萌 摄
“大家都知道你去了北京,走进了人民大会堂。北京好吗?住得惯吗?”记者问道。
卓嘎腼腆地笑了笑说:“北京很好,住着很舒服!这次去,我学了很多知识。”
卓嘎说,她有三个女儿,大女儿在江西上大学,二女儿、三女儿都在上高中,“我希望自己的孩子有知识、有文化。”
说起卓嘎,很多人其实并不陌生。她生活的地方玉麦是目前我国人口最少的行政乡。1996年前,整个玉麦只有卓嘎、央宗姐妹和父亲桑杰曲巴三人。在上个世纪长达50多年的时间里,卓嘎、央宗和父亲桑杰曲巴一家两代人在玉麦放牧守边,默默守护祖国领土。
回想起过去的日子,卓嘎仍感触很深。曾经,每年11月开始的大雪封山季,会把玉麦变成一座高原“孤岛”。去年,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玉麦终于告别了曾经的“与世隔绝”。
2016年6月来到玉麦担任乡长的胡学民不禁感叹道:这两年,玉麦的变化真大!
玉麦乡老乡长卓嘎(5月9日摄)。新华网记者 马艺萌 摄
走进卓嘎的家,一个超大尺寸的液晶电视十分吸引眼球,此刻正在播放电视剧。从前,村民用电要靠水能发电,稳定性差。今年年初,玉麦群众终于用上国家电网的电能,再也不用担心用电问题。
用电问题解决了,小康示范乡建设也在如火如荼进行中。几个挖掘机同时工作,各种工具摆在道路两旁,村内多处立着粗壮的水泥柱。
乡长胡学民指着眼前的柱子说:“这些都是将来我们盖房子的地基,我们的房子都是统一装配的,所以建设速度非常快,平均10到15天一个,争取今年10月份建好。从县里通往玉麦的公路也有望在10月份通车。”
和乡长的心情一样,现在的卓嘎就盼着早日搬进未来的新家:两层楼、带院子,像别墅一样。
边境地区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会让更多群众像卓嘎一样,坚定扎根在雪域边陲,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
在西藏长达4000多公里的边境线上,还有很多像玉麦一样的边境乡、边境村,也有很多像卓嘎一样的守边人。这些地方如今发展得怎么样?那里的群众生活得好不好?这不仅是党中央和总书记的牵挂,也是全国人民的牵挂。
记者在玉麦、在卓嘎这里找到了答案:在党的关怀下,他们幸福得像格桑花儿一样。
卓嘎,从北京归来更幸福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