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月26日电 题:心中无敬畏,焉能不迷失?
辛识平
最近,被网友称为年度“反腐大片”的《正风反腐就在身边》热播,其中披露的典型案例触目惊心、发人深省。
有的领导干部与老板结成“连体人”,长期包庇纵容非法采煤行为;有的不顾反对意见,在老家修建耗资数千万元的豪华山庄,供个人休闲享受;“严书记”明知自身问题不少,面对舆情却四处找人想“灭火”……从这些案例中,人们发现,腐败总是发生在失去敬畏的地方,心无敬畏,则行无所止,违法乱纪的事情就逐渐滋生出来了。
“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没有敬畏之心,权力运行就容易失序、失范,为腐化变质埋下隐患。现实中,有的干部对“国之大者”缺乏敬畏,对党中央决策部署阳奉阴违,说一套,做一套;有的对党纪国法缺乏敬畏,频频顶风违纪、我行我素;有的对人民群众缺乏敬畏,向来鼻孔朝天,对百姓安危冷暖漠不关心,甚至与民争利。
最近,从辱骂防控人员的“韩局长”,到打电话给“卢书记”找关系的“王主任”,再到掌掴下属的“张书记”,其言其行,无不透着一股恃权逞威的“官气”,老百姓对此深恶痛绝。这也再次警示,一些干部依然存在“身份感”太强而“敬畏心”不足的问题,高高在上久了,颐指气使惯了,就会找不准自己的位置,离群众越来越远。
作为党的干部、人民的勤务员,必须心存敬畏,敬畏人民,敬畏组织,敬畏法纪。这种敬畏,源自于正确的权力观。干部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不是搞特殊、谋私利的工具,只能用来为民造福。权力意味着责任担当,不论在什么岗位,也不论职务高低,都要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种敬畏,也形成于强有力的监督。治党先治吏,治吏必从严。对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的监督不能空转,织密织牢监督网络,扎紧制度笼子,做好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这一必修课,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权力就没有任性妄为的空间。
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带头遵守党纪国法,自觉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慎独慎微慎始慎终,做政治信念坚定、遵规守纪的明白人。“四自四慎”的告诫振聋发聩,正是各级干部心有敬畏、行有所戒、修身正己的镜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