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党委统战部版权所有 藏ICP备18000039号-1
藏公网安备 54010202000133号
当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班禅额尔德尼 确吉杰布15年前第一次到访陕西时,不曾想到日后会与这片古老厚重的土地结下诸多殊胜因缘。
2019年10月15日至24日,十一世班禅在陕西开展学习调研,先后来到西安、宝鸡、延安、渭南等地,感受陕西的红色基因传承、经济社会发展、民生福祉改善、宗教和睦和顺以及历史文化底蕴。这是十一世班禅第三次来陕。此前,十一世班禅曾于2004年、2014年两次到访三秦大地。
图为十一世班禅在陕西广仁寺举行佛事活动
十一世班禅先后来到广仁寺、法门寺和大慈恩寺举行佛事活动,朝拜佛指舍利和玄奘大师顶骨舍利,并敬献哈达。之后,班禅与陕西佛教界代表人士座谈,分享心得体会。十一世班禅认为,对佛陀的信仰,本意不是一种迷信,而是正信,包含对真理的追求、对价值的认识,对真理的信仰、对价值的统一,以及对真理的坚持、对价值的奉献三个层面。十一世班禅指出,中国佛教发展的出路在于本土化,在于必须和当代社会的发展相适应、相顺应。十一世班禅希望中国三大语系佛教界人士能够共同携手,为绘就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期中国佛教的盛世新篇章而努力。期间,十一世班禅还将此行佛事活动中信众的供养款捐献给陕西慈善事业。
图为十一世班禅在延安杨家岭革命旧址参观
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10月19日至23日,十一世班禅来到延安,遍访包括枣园、杨家岭、凤凰山、南泥湾等在内的革命旧址,观看红色舞台剧演出,学习感悟延安精神。
“我们都想知道,中国共产党人是什么样的人?红军是不是都留着胡子?毛泽东价值二十五万大洋的头脑在想什么呢?六千多英里,他们是怎么走下来的?共产党怎样穿衣?怎样娱乐?怎样恋爱?他们真的要抗日吗?是的,这些都是我斯诺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我要到那里去,到红色中国去,到延安去。”这是红色舞台剧《延安延安》的开场白,提炼了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 斯诺在他的著作《红星照耀中国》(原名《西行漫记》)开篇中提出的部分问题。
70分钟的演出,全场共响起16次掌声。当表演到《黄河大合唱》时,全场观众更是不约而同地用手打起拍子。十一世班禅同样沉浸在演出当中,好几次拿出手机拍摄。十一世班禅表示,用沉浸式舞台剧的呈现方式表现红色文化,现场体验感很强,生动感人。
这只是发生在十一世班禅延安之行中的一个场景。
图为十一世班禅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参观
——在延安干部学院8号教室,十一世班禅聆听关于延安精神的报告,写下了“学习延安精神,永远跟着党走”的留言。在84年前的这一天,1935年的10月19日,党中央率领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结束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开始了从延安走向全国的13年岁月。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十一世班禅认真重温了这段历史,仔细观看了一代代领导人关于延安精神的重要论述。
——在枣园革命旧址朱德故居前的小院,十一世班禅与几位游客合影,握手交谈。得知她们是来自山西吕梁革命老区的退休教师,十一世班禅说,我去过山西,15年前我就来过延安,今天又来参观。
十一世班禅还专门祭拜了黄帝陵。在祭亭前,十一世班禅向黄帝陵敬献花篮、哈达,行三鞠躬礼。谒陵时,他还请购了一块祈愿牌,并写下“祖国强盛、民族团结、人民幸福”的话语,表达内心的祝福。
十一世班禅说,爱国爱教是我的初心,护国利民是我的使命。无论我身处什么样的社会位置,我的初心使命不会变,我始终会朝着这个方向砥砺前行。
初心如何砥砺,使命如何前行?十一世班禅也许一直在寻找着答案。
10月20日下午,十一世班禅一行驱车前往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参观。
梁家河村是习近平总书记年轻时当知青插队的地方,他在这里度过了7年岁月。2015年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回梁家河看望父老乡亲时说,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
十一世班禅首先来到村史展室,详细了解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的工作生活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对梁家河村关心关怀的情况。随后参观当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村建起的陕西第一口沼气池,走进知青院内如今已改造成书屋、缝纫社、磨坊、代销店、沼气展室的各个窑洞细细观看。
图为十一世班禅在梁家河村知青旧居参观
10月23日下午,十一世班禅专程赶往富平县,来到习仲勋纪念馆和故居参观,追思习仲勋同志爱国忧民、鞠躬尽瘁的一生。在纪念馆,十一世班禅在习仲勋同志生平展前驻足,观看习仲勋同志与各民族统战工作者的合影照片,认真阅读习近平总书记在父亲88岁寿辰时写来的家信,以及齐心同志代习仲勋同志回乡探望时拍摄的影像资料。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通往故居的道路两旁,黄橙橙的柿子挂满枝头;围绕故居周围的果园里,桃树叶子依旧泛着绿意,苹果已由青转红。暮色渐浓,收获满满,十一世班禅告别了这块精神沃土。
在陕西期间,十一世班禅还走进陕西历史博物馆,登上西安古城墙,走访扶贫超市,参观了解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创业创新情况。(中国西藏网 记者/谭永旭)